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走进一小拍摄全国少儿国画大展活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美育素质教育。由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等单位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支持的“经典传承——全国少儿国画大展”今夏在京开幕。8月中旬,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来到高新一小拍摄孩子们参加国画大展绘画创作的现场情况,活动以红色基因促进美育活动,展现红色经典,感悟红色精神。
专家与学校教师座谈 共探美育教育
据了解,“经典传承——全国少儿国画大展”活动自6月初启动以来,面向全国7-17岁少年儿童征集中国画作品,并要求中国画作品围绕与红色主题相关的经典故事、文学诗词、革命教育基地等题材进行创作。征稿时间从6月6日持续至8月20日止。组委会专家对收到的电子作品进行评审,从中评选出优秀奖500名,再从500位优秀奖中评选出未来艺术家奖80名、未来艺术家特等奖20名,优秀作品将在“经典传承——全国少儿国画大展”中展出。20位获奖作者将有机会登上书画频道在人民大会堂一年一度“大美之春”中国美术界春晚的舞台,一展中国青少年之美术风采。除个人奖项外,本次大展还特别设有组织奖,对组织集体参与活动的前10名单位,颁发 “优秀组织机构”荣誉证书。






8月13日,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走进一小拍摄一小学子参加国画大展绘画创作的现场情况。当天,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委员陕西少儿艺委会秘书长靳长安老师、雁塔区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张舸老师与一小美术组老师进行座谈交流,共同探索儿童美育教育。大家一致认为美育教育,从审美角度培养学生对现实的审美视察,进而在审美的实践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启发其审美的自觉性,提高其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使学生自觉遵循美的原则,发挥创造力,与此同时也会不断推动美育教育水平的持续提升。


读经典听故事勤写生 感受红色精神
作品征集期间,为发现和培育一小优秀的小艺术家,提升少年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组全体教师共同策划,进行全校宣传。美术组孟寰老师组织国画社团60名学生进行红色经典国画创作,用红色基因激发学生的创作力,以读经典,听红色故事,画红色主题,让学生感受红色教育精神,体验中国革命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历程,拓展思维,提升学生创作能力。


红色精神,经典传承——国画创作
孟老师围绕本次少儿国画大展,开展了一系列有益于少年儿童美育素质提升的活动,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体会红色精神品质,完成红色国画创作。
阳光校园,灿烂成长——校园写生
通过对红色经典的主题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鼓励并引导青少年儿童进行艺术探索和创新,提升青少年儿童学习国画的兴趣。孟老师带领学生到校园里采风写生,感受美好校园,陶冶情操。
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校外写生
美术学科教学策略主张国画教学与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儿童增加了原始性的经验积累,对笔墨纸砚的了解也得到了更好的提高。孟老师常常带领学生外出写生,并且鼓励孩子们针对同样的绘画对象,进行不同角度、不同构图的绘画锻炼。
尚美空间,合和美育——作品展览
为提升少年儿童的审美素养、创造精神和美术表现能力,一小美术学科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主题展览,展示学生自创作品,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


艺术润泽生命,艺术陪伴成长。一小“名校+”教育联合体美育教育以“愉悦?审美?传承?创新”为特色发展观,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践行“见贤思齐、见智思学、见美从之”的“崇德?尚美”理念,最终形成了师生共同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应用美的“尚美多彩”美术课程体系,旨在让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审美的潜能。愿我们美育的过程,唤醒、滋养每一颗幼小的心灵,成就生命最美的意境。
